留学文书自荐书代写
留学硕士论文代写
SCI期刊ISTP期刊EI论文代写
留学申请推荐信个人陈述代写
留学研究计划书代写
留学论文作业代写修改
英语 English
日语 日本語
韩语한국의
法语 Français
德语 Deutsch
俄语 Pусский
西语 Español
意语 Italiano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韩语论文 ·德语论文
·法语论文 ·俄语论文

名称:智尚工作室
电话:0760-86388801
传真:0760-85885119
地址:广东中山市学院路1号
网址:www.zsfy.org
E-Mail:cjpdd@vip.163.com

商务QQ:875870576
微信二维码

业务联系
隐藏文章
论语言结构差异对翻译实效性的影响
添加时间: 2011-3-23 10:01:04 来源: 作者: 点击数:6404

唐健禾

                  (四川理工学院,自贡,四川,643000

  要: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差异对翻译的实效性产生着影响。本文重点分析形合与意合、物称与人称、被动与主动、静态与动态之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理解、等值把握和技巧运用等策略,以求在认识差异和研究差异中寻求沟通和融会。

关键词:语言结构; 差异; 翻译; 实效性; 策略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Language Differences to Actual Result of Translation

                   

                        Tang Jianhe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igong, Sichuan, 643000, China)

Abstract: The struc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nfluence the actual result of translation. This essay lays emphasi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ypotactic and paratactic, impersonal and personal, passive and active, stative and concrete. On the basis of it, the strategies of cultural understanding, equivalent holding and skill applying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realization of facilitating and blending of the languages through the recogni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differences.

Key Words: language structure; difference; translation; actual result; strategy

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两种文化的转换,决不是两种语言间简单的符号替换或转移,而是一种人类思想精神的传递,一种人类灵魂的传递。奈达和泰伯将其过程以“分析”(analysis)、“传递”(transfer)和“重构”(restructuring)来划分(A. Nida & R. Taber, 1982:33)。在传递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损耗和衰减,进而影响重构的准确性和可信性,其因就在于两种语言本身存在着各种差异,如语系的不同、文化的差异、文字表现的差异、语言结构的差异等等,均会给翻译带来许许多多的障碍,影响原文正确意义的传递。因此,有人断言:完全对等显然是一种幻想(Roger T. Bell, 2005 15),因为译文总会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等额翻译永远是翻译者攀登的目标(周方珠,200539)。如何克服这么多的障碍,以求产生尽可能忠实对等的译文,获取翻译的最高实效,众多翻译大家纷纷在现有翻译理论的基础上,以翻译实践为依据,归纳总结出不少切实可据的规律和原则。英汉语言结构差异是诸多障碍中较为复杂的一种,本文面对此障碍,妄以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语言结构进行研究,从两者的差异中找出一些直接影响翻译实效性的问题,形成对应的翻译策略。

.英汉语言表形差异对比

1.所属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2.语言历史:英语历史虽不如汉语悠久,但也有1500年;汉语已有60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语言之一。

3.文字数量:英语词汇非常丰富,已超过50万个,居人类诸语言之首;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拥有汉字1.5万个和词目9.1万多条。

4.文字特点:英语是抽象字母为基础的表音文字;汉语是以音形意结合的表意文字。

5.语音特点:英语是语调语言;汉语是声调语言。

6.文化渊源:英语受柏拉图以理念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至善思想的影响;汉语受“仁”、“义”、“礼”、“智”、“信”为主旨的儒家学说的影响。

.英汉语言结构差异对翻译产生的影响

中国人侧重综合思维、具象思维和顺向思维,而英美人则侧重分析思维、抽象思维和逆向思维。(周方珠,200598)英美人与中国人各自不同的思维定式影响着各自语言的形成、发展和表达方式。在英汉两种语言诸多语言差异中,英语语言的形合特点、物称特点、被动特点、静态特点等同汉语相对比较为突出,因此常常使中国英语学习者甚至包括一些翻译者深感困惑。产生的主要结果在于:1、用英语表达时或将汉语译成英语时由于不能习惯地适应以上特点,因而将英语句子组织得过于复杂和生硬,甚而成为所谓的Chinglish,也称“汉化英语”;2、将充分体现以上特点的英语句子译成汉语时,跳不出英语句型结构的羁绊,非常吃力地组成一些表面上对应英语句型的汉语句子,让读者读起来感到诘屈聱牙、不知所云,有人称其现象为“翻译症”(translationese)(范仲英,199739),实际上译了也是白译,译了也几乎等于没译,常被称为“欧化汉语”。语言是一种编码,翻译中译者首先得把原语传递的信息解码,然后用目的语将该信息重新编码。同系语言之间常常出现语符的共用现象,即语符的“移植”,不需要完全换码,而类似转换却很难在非亲属语言之间实现,因为非亲属语言之间语符需要完全换码(刘宓庆,2005117)。英语和汉语各属不同语系,构成文字的方式迥然不一,加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一切使两种语言在重新编码时会明显地出现损耗和衰减,或如Roger T. Bell 所说,在翻译过程中,总有些东西要“丢失”(200515)。

1.英语形合(hypotactic)与汉语意合(paratactic)差异

英语受西方文化大环境的影响,造句中主要采用形合法(hypotaxis)。它利用大量的关系词和连接词、介词以及其他连接形式来构建句子,形成显形接应(overt cohesion),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其特点是缜密严谨、以形摄神。汉语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在造句中很少使用形式连接手法,注重用逻辑导引顺序,注重于言意统一、以神统形,形成隐形连贯(covert coherence),被称为意合法(parataxis)。正如贾玉新对此差异的概括:“英语高度形式化、逻辑化,句法结构严谨完备,并以动词为核心,重分析轻意合;而汉语则不重形式,句法结构不必完备,动词的作用没有英语中那么突出,重意合,轻分析。”(邵志洪,200511)周方珠还强调对两种语言这一特点的对比应成为翻译者关注的焦点:“英语重形合,使之失去了汉语那种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灵动气势;汉语重意合,行文不拘泥于形式逻辑的桎梏,但其结构缺少英语的严谨和缜密。”(2005112

1  I, however, felt poor all the time because we were living in the demeaning kind of grinding poverty where, in a freezing winter, you had to keep the radiator off to save money and you learned to turn the lights out when not in use. (Sidney Sheldon, 2005: 3)

然而,我每时每刻都感觉清寒,因为我们生活在人格低贱、穷困潦倒的环境之中,哪怕凛冽寒冬为省钱也得关闭暖气,一旦不需要亮光总习惯关掉电灯。 (作者译)

1中的英语句子十分明白地用because, where, when三个关联词连接各层句子,阐明各自之间的关系,从形式上将这么一个长达45个单词的句子链接成一个整体,语法结构严密有序,逻辑关系一目了然,从句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主句的内容――felt poor all the time。而相对应的汉语句子则不需句子间的关联词,只管侃侃而谈,娓娓道来。

2  Change of information, if any, concerning the contents of this section will be found in the appendix at the end of this book.

本节内容如有更改,均见本书末附录。

2的英语句子不算太长,但却一气用了6个介词,突出显现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末尾in the appendix at the end of this book中的三个介词一环套一环,使逻辑关系跃然于字面。反之,相应的汉语句子被一个逗号隔开,表面似乎没有关系,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潜存于字里行间。

3  一个小个子科长,无论早操、吃饭、晚点名,只要排队,就站在你的身边。

There was that short section director who would stand by you whenever we had to line up, whether it was morning drill, meal time or evening roll call.

(《中国翻译》2005189――90页)

3的汉语原句是典型的松散句,一气说出口,灵气活现。而对应的英语句子经关系词和连接词一粘连,比较起来倒是语法结构关系明显了,但长长的句子却把原先那种调侃的韵味丢掉了。

2.英语物称(impersonal)与汉语人称(personal)差异

英语在叙述中虽兼有主体性与客体性描述,但更为注重客体性描述和理性思维,常表现为较多使用非人称主语(impersonal subject)和非人称被动式,让事物以客观的口吻表现出来,再加之“无灵主语”(inanimate subject)和“拟人”(personification)手法的应用更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汉语语言心理的主体思维方式导致汉语主体意识较为强烈,注重主体性叙述,多使用人称主语,总是从自我出发叙述客观事物,突出人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在表现手法上充分展现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意识。

4  必须调整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改进教学方法。

Special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adjusted and teaching methods improved. (连淑能,199385

中国人口里常说的一句话“事在人为”透露出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说话时总会有个人称主语,即便没有人称主语也是因其不言自喻而省略。从例4原句可看出其人称主语为“我们”。英语译文则突出事物(即specialties teaching methods),将其作为主语,并把句子结构改换为被动语态,着力显示了叙述事理的客观性。

5  Cordell Hull, in the age of print observed that a lie goes halfway around the world before truth has time to get its trousers on.

考岱尔·赫尔在印刷品时代曾经指出,真相还来不及穿裤子,谎言已经走遍了半个世界。 (范家材,199698

5原句中将“lie”和“truth”比拟为人,加上本是描述人的动作的词组“goes halfway”和“get its trousers on”,生动形象地把谎言变成一个动作敏捷的人,在真理还没来得及穿上裤子走出门户,他却早已走遍半个世界。原文作者使用拟人的手法,一气呵成地将那个年代谎言借助于印刷而迅速流行的状况描写出来。汉语译文也直接将原文的拟人手法借鉴过来,虽为异化策略,但效果到位。难怪有人将此评价为物情两佳的拟人格上品之作。(李鑫华,200142

6  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

The days we spend together in childhood as well as later in the Soviet capital, however, are still as fresh as in my memory. (张培基译)(朱徽,200473

6原句的前两个四字结构没表明主语,但读者可悟出隐含着的主语“我们”;后句的主语为“往事”。英语译文将主语合并为“the days”,以物称的手法突出主题,充分传递了汉语“往事历历在目”的内涵要求。

7  他们派来的工程师迅速到达,并检查了所有的设备,工厂很快恢复了生产。

The quick arrival of the engineers sent by them and their careful examination of all facilities brought about the very speedy restoration of the factory’s production. (朱徽,200476

7原句虽然人称主语明显出现,但实际上读者也不一定明确究竟“他们”是谁,或去思考应该是谁。英语译文一下抓住“工程师到来而产生的影响”这个主旨,采用了“无灵主语”方式,将“到来”(arrival)和“检查”(examination)作为主语,顺应了英语的表达习惯。

3.英语被动(passive)与汉语主动(active)差异

被动语态不仅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并且在一些文体里,被动句的广泛使用形成了一种表达习惯。被动语态的使用常常在于以下情形:主动句的施事由于诸多原因不便表明,由于造句的需要或修辞的考虑,特殊文体的需要。汉语被动语态形成弱势的原因在于:在历史上称被动式叙述为“不幸语态”、使用其它表达被动概念的手法而避免使用“被”字句、受事格施事化不重形式重内在逻辑。

8  Teachers’ Day is enthusiastically celebrated on Dec. 10 by the Chinese teachers every year.

中国教师每年910日都要热烈庆祝教师节。

8的英语原句为被动语态句子,将谈论的事物“Teachers Day”放在句首。汉语译文将“中国教师”放在句首作主语,直接阐了明动作实施者,并用“热烈”修饰动词“庆祝”,以表明动作者的那样一种心情,其真正要强调的还是“教师节”。然而,经过如此转换的译文并没改变原文意义,而是遵循汉语的表达习惯方式通顺地传达了原文的思想内涵.

9  明天下午两点开教学研究会,全体教师务必参加。

There will be a Teaching Symposium at 2:00 p. m. tomorrow. All the faculty is expected to attend.  (范仲英,1997153

汉语原句中使用“务必”二字表明会议重要,要求每一位教师都不要缺席;英语译文使用被动结构“is expected to”,委婉而明确,比使用“must”或“should”恰当得多。

10  认为本来可以避免这类事件。

He thinks such events could have been avoided.

汉语原句虽然没用被动语态,但施事者仍不明确,应该能避免这类事件的人可以是他本人,也可以是他人。英语译文采用被动语态结构,避开施事者,将其淡化,把“such events”作为主语,使读者的注意力聚焦于受事之上。

绝大多数英语的及物动词和相当于及物动词的短语都可以用于被动语态结构。但英语中还有一些具有被动意义的短语也应注意,这些短语实际上是被动句子的收缩形式:

名词短语:

examinee (=person examined)  受审查者;受试人

his astonishment (=he was astonished)  他感到惊讶

the man’s trial (=the man was tried)  那个人受审问

形容词短语:

eatable (=fit to be eaten)  可吃的

desirable (=to be desired)  想要的

visible (=that can be seen)  可以看见的

介词短语:

in one’s possession / in the possession of someone (=owned, held, kept or controlled by someone)  为某人所有;在某人的控制之下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 (=drunk; affected by alcohol)  酒醉

                                               (连淑能,199391

英语中较多使用被动语态的特点也十分容易造成干扰,初学者往往会在表达中使用过多的被动语态,请看下例:

11  Yesterday morning, we were informed to be gathered in the lecture hall. A visiting professor’s lecture about American history was arranged there. A notebook was told to be with us and some questions related were asked to be prepared forehand. We were all required to take part in it.

作者似乎很注意地去适应英语的特色,尽可能让被动语态出现在句中,然而,这样的语句读起来并不舒畅顺利,只觉得拗口罗嗦,故弄玄虚。鉴于此,英美语言学者都主张多用主动语态,不要滥用被动语态。(连淑能,199390)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被动语态的差异不仅会影响翻译,而且还会影响英语表达。

4.英语静态(stative)与汉语动态(dynamic)差异

英语的静态倾向集中表现在以下诸多语言现象中:名词化的频繁出现、名词替代动词、名词替代形容词、名词造就介词优势、动词的弱化、形容词和副词替代动词等等。由于汉语动词不受形态变化的约束,使用起来十分简便自由,因此汉语句子倾向于多用动词,并且大量使用连动式、兼语式、把字式和被字式等结构,再加上动词的重复和重叠形式频繁出现,将汉语动词的活跃与灵性表现淋漓至尽。

12  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

他能吃能睡。(连淑能,1993108

12原句中使用英语动词加缀派生的名词表示实施者,呈现出静态形态。汉语译文突出动态,将原文的“eater”和“sleeper”转换为动词“吃”和“睡”,原文中的形容词“good”也顺势转换成了动词“能”。

13  He was unaware of my arrival at the site.

他当时并不知道我已到达现场

13原句中出现两个表现英语静态特征的词——unaware arrival,口气较为微弱。一经转换为汉语,则成为感觉较硬的动词——“知道”和“到达”,这样的对比非常突出地将两种语言的静态与动态差别表明。

14  Carlisle Street runs westward, across a great black bridge, down a hill and up again, by little shops and meat markets, past single-storied homes, until suddenly it stops against a wide green lawn.

卡莱尔大街往西伸展,越过一座黑色大桥,爬下山岗又爬上去,经过许多小铺和肉市,又经过了一些平房,然后突然朝着一大片绿色草地中止了。(朱徽,200425

英语的静态特征也体现在多用介词上,有的学者甚至把英语称为“介词的语言”(连淑能,1993113)。例14的原文中一个谓语动词“runs”带出了4个介词,这4个介词又把6个名词连接起来,既展示了拟人的手法,又彰显了英语较多使用介词的静态特征,读者就这样跟着介词的引领,随着这条大街一会儿过桥上山,一会儿又经过店铺房宅,生动形象,如临现场。

15  他深信,只有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教学质量才能得以提高

He is in the full of conviction that higher teaching level will be the result of stronger measure.

15的英语句子选取合适的句型,为使用名词替代汉语句子中的动词创造了条件,获得的效果是结构虽然简练,但名词呈现出的静态特点使得句子更显书面化。

.英汉语言差异对策

面临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和语言差异,必然会影响语言水平的提高,干扰语言能力的形成。语言差异对比分析的目的在于增强语言研究的科学性,有效地预防和排除母语的干扰,尽力追求语言表达和转换的准确性和实效性。针对以上几点差异的研究,提出以下3条策略。

1.文化理解策略

东西方文化的渊源决定了二者的根本差异。在诸多方面的差异中,最为显要的差异是伦理道德的差别。柏拉图所创立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最为突出,而孔子建立的以仁与礼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两种文化在伦理道德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东西方人在价值观上的巨大差别。美国社会中个人主义取向一直占第一位,而集体主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至今仍占主导地位。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受其自身文化之影响形成几对差异: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宇宙是一个整体的认识使中国人形成综合思维模式,西方哲学对宇宙的认识使西方人具备分析思维方式;中国人“尚象”的传统使其偏重具象思维模式,西方人“尚思”的传统使其侧重抽象思维模式;中国人习惯于顺向思维,西方人习惯于逆向思维。语言的形成与发展是从来离不开文化的,语言历来与文化都是息息相关的。正如此文开篇明义: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两种文化的转换。要达到真正转换的目的,必须深刻认识我们不仅面对着两种不同的语言,而且面对着各自归属的迥然不同的两种文化。由此得知,除开对语言的熟练掌握外,“更重要的是谙熟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们在文化背景、渊源、风俗、习惯、政治制度及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差异”。(周方珠,20055)奈达还针对源语把握方面存在不足提出了解决办法:“然而,源语应用能力有限的译者非常不利,他们必须时常通过获得他人的帮助来弥补这个缺陷,哪怕这些人使用的语的能力并不强,但只要其应用源语的能力完全胜任则可。”(笔者译)(Translators with very limited competence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re, however, at a great disadvantage and must often compensate for this lack by obtaining the help of someone who may be weak in the target language but who is fully competent in the source language.)(Eugene A. Nida, 2001: 110)简言之,没有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透彻理解,就不可能准确传递语言信息,也就不可能做出真正意义上的翻译。

2.等值把握策略

意大利谚语“翻译即叛逆”(traduttore traditore)似乎将翻译必然“背叛”或一定程度上“背叛”定为了情理之中的情形,给予了在翻译过程中总要丢掉些东西一个自圆其说的理由。然而,既然提笔翻译,必然在心目中憧憬着获得佳品,因此便有中国翻译界一直赞赏的那种“一名之立,旬月踯躅”的严肃认真精神。追求完全等值是理想目标,获得相对等值是现实目的,因此如何把握等值因素以求在翻译实践中形成一种策略则颇为重要。等值标志着用不同的语言描写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同一思想,用不同的语言体现同一思维。奈达认为翻译学上的“等值”(equivalence)不可理解为数学赏的“等量”(identity),只能是近似。(周方珠,2005138)在此认识基础上,要对词的对等、形式对等、意义对等、风格对等问题等进行研究。在翻译实践中,明晰两种语言结构差异,明了词汇空缺和语义空缺现象,通过透彻理解原文的语言结构和文化因素,寻求既符合的语习惯又能恰当传递原文的表意和含义的的语句子。凡是中国已有的表达意思的方法、字眼、句法,尽量采用,没有的再想办法。(思果,20041)在此举一例说明,英美动物学家把所有的动物分为三大类,即predator, preyscavengerpredator指靠捕食其它动物为生的,如虎、狼。prey是指为其它动物所捕食的,如野兔、山羊。scavenger是指自己不杀生,专吃别的动物杀死的动物的,如秃鹫、鬣狗。汉语没有如此的分法,这三个词没有相应的对等词,翻译时就需要创造,或用解释来释义。三个词分别解释为:以捕食其它动物为生的动物、被别的动物捕食的动物和吃死动物的动物。解释毕竟不是翻译,只有创造词组来替代这种冗长的释义。最终创造出三个词来分别替代其意:predator—猎食动物;prey—被食动物;scavenger—食尸动物。(范仲英,199724)从此例可以得知,词汇空缺(lexical gap)必会给我们追求等值带来障碍,但只要不怕“旬月”之苦而冥思苦想,仍可发挥语言思维能力之光彩而创造出即可传达原文思想,又能被的语读者接受,还能让的语读者象原文读者一样感受到原文之美!

3.技巧运用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运用翻译技巧是在两种语言转换中必不可少的,但决不能忽视理论的作用,对于这一点,奈达在为范仲英编著的《实用翻译教程》所做的序中一针见血地指出:“Moreover, it demonstrates quite clearly that translation practice without an adequate theory produces only haphazard results, while theory without practice is completely sterile.”(此外,本书明确阐述了缺少理论指导的翻译往往是偶然之得,而离开实践的理论则毫无用处。)(范仲英,199724)此处的技巧运用是指在理论指导下运用的技巧,也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翻译实践而获得的技巧。这里所谈的技巧还包括人们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总结出的规律的应用。奈达在同一书序中也谈到了翻译规律的重要性:“That is, he has shown how rules of thumb are not enough for translators. They must also know the reasons for such rules, since only then can they be applied with insight and discrimination.”(换而言之,他证明了翻译人员光凭经验是不够的,对于翻译规律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唯有如此,方可根据不同情况做到运用自如。)(ibid)翻译技能是具有把源语转换为的语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知识传授和知识领悟中所获得的,而技巧是经过完善化和纯熟化之后的技能。刘宓庆将技巧的形成过程分解为以下四块:精练与净化;深化与升华;修饰与美化;纯熟与疏通。(2005276282)由此可以获知,技能是翻译的基础,技巧是提高译文质量的手段。只有通过技巧的运用,方能使译文达到更高境界。

技能水平和技巧水平能使翻译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请看刘宓庆提供的比较实例:

If they could not see the Winter Palace with their own eyes, they could dream about it-----as if in the gloaming they saw a breathtaking masterpiece of art as had never known before-----as if their above the horizon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was towering the silhouette of Asian civilization.

1)技能水平翻译:

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彷佛它在遥远的苍茫暮色中隐约眺见的一件前所未见的惊人杰作,宛如亚洲文明的轮廓崛起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一样。

2)技巧水平翻译:

纵然不能目睹圆明园的风姿,他们也能在梦幻中身临其境:彷佛在瞑瞑之中见到一件使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精品,彷佛在欧洲文明的大地上巍然展现出一幅亚洲文明的剪影。

2005279280

VI. 结语

语言间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然而,认识所指的基本同一性和语义系统的“基本同构”原理(the Principle of Basic Isomorph)证明了不同语言的可译性。(刘宓庆,2005110)本文在此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分析和对策研究形成的以上数语,便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引下进行的探讨。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人类的认识水平也总是在不断提高,翻译作为一种人类的社会活动也在不断得到升华。虽然翻译面对着不少的差异和障碍,追求完全对等也只是梦幻,但翻译实效性在不断提高,翻译在不断促使两种语言沟通和融会,因此,认识差异可以求同存异,研究差异可以减少差异。

参考文献:

[1]  范家材. 英语修辞赏析[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2]  范仲英. 实用翻译教程[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  黄俊雄. 读者为先[J] 中国翻译, 2005(1).

[4]  李鑫华. 英语修辞格详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刘宓庆. 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7]  思果. 翻译研究[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8]  周方珠. 翻译多元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9]  朱徽. 汉英翻译教程[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10] Bell, Roger T. 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1]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12] Nida, Eugene A. and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 E. J. Brill. 1982.

[13] Sheldon, Sidney. The other Side of Me [Z ]. New York: Warner Books,2005.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智尚代写联盟 电话:0760-86388801 客服QQ:875870576
地址: 广东中山市学院路1号 皖ICP备12010335号-7
  • 論文作成開始報告書
  • 西语作业代写PLANIFICACI&
  • 西班牙语作业代写PLANIFICAC
  •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 Reason for applica
  • 日语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代写
  • 翻译硕士(英语笔译及英语口译)学位论
  • 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现状与问题
  • 文学翻译新观念
  • 找人代写硕士论文,要求写手至少硕士学
  • 重复提取促进长期记忆保持和意义学习的
  • 艺术院校内容依托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
  • 基于概念场的认知框架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 多元回归统计建模在语料库语言学中近义
  • paper6工作室专注留学生论文代写
  • 德语医学论文标题汉译的编辑加工
  • 高职韩语专业毕业论文的问题分析
  • develop communicat
  • VICTORIA UNIVERSIT
  • 日本地址电话
  • 英语动词现在时与将来时呼应的认知解读
  • 核心素养与英语课堂教学
  • 新国标下商务英语精读内容与语言融合型
  • 语言生态学视阈下美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 应用技术型民族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 圣诞节西班牙语
  •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分类递进式大学英语
  • MOOC对高校专业课教学的效能研究
  • 西班牙语论文代写
  • 实习报告写作要求规范细则
  • 茶本体的开发,实现和评估
  • Anaylse des Leben
  • um Material,was ge
  • TEXTOS WEB ACOCEX
  • praktische WurzelS
  • FAQ vom Würzelschn
  • 中国饮食文化法国饮食文化
  • 中国春节特色法国圣诞节
  • 英韩翻译案例
  • 中国自動車産業の現状と課題 -環境保
  • 战争的结构
  • 法语论文修改意见
  • reference 代写
  • A proposal submitt
  • Gründe der erfolge
  • 工业翻译中译英考试题目
  • Introduction to en
  • 从汉法主要颜色词汇的文化内涵看两国文
  • Un problème chez &
  • INTERNATIONAL AND
  • IHRM Individual re
  • НАЦИОНАЛЬНО-КУЛЬТУ
  • 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ОСНО
  • SPE会议论文翻译
  • Project Proposal 地
  • 中国意大利家用电器领域合作的可能性和
  • Career Goal与Career
  • Caractéristiques e
  • L'influence de l'S
  • 英语口语教学改革途径测试与分析
  • 语用学理论与高校英语阅读教学
  • 日本语研究计划书写作申请
  • To Whom it May Con
  • 译文中英对照葡萄酒产品介绍
  • 韩国传统用餐礼节
  • 日本語の暧昧語婉曲暧昧性省略表現以心
  • 研究计划书写作要求
  • Outline Impact of
  • 计算机工程与网络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
  • 微软的人脸3D建模技术 Kinect
  • Qualitative resear
  • 新闻的感想
  • 与老师对话的测验
  • 韩语论文修改意见教授老师
  •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英语专业
  • APA论文写作格式
  • the surrounding en
  • Современное состоя
  • CHIN30005 Advanced
  • The APA Harvard Sy
  • Annotated Bibiolgr
  • Acker Merrall & Co
  • 资生堂进入中国市场的经营策略
  • Introduction to Pu
  • 软件测试Introduction t
  • Pro Ajax and java
  • 用户体验The user exper
  • AJAX Design Patter
  • The Rich Client Pl
  • Keyframer Chunks
  • 3D-Studio File For
  • Mathematics for Co
  • The Linux MTD, JFF
  • 中日体态语的表现形式及其差异
  • CB 202 System Anal
  • 论日本恐怖电影与好莱坞恐怖片的异同
  • 俄语论文修改
  • 古典诗歌翻译英语论文资料
  • <한중
  •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
  • 英语习语翻译中的移植与转换
  • 日语(上) 期末复习题
  • ACTIVIDAD CORRESPO
  • 리더&#
  • 购物小票翻译
  • 论文摘要翻译英文
  • Bedeutung der Prod
  • ELABORACIÓN
  • 英语考卷代写代做
  • 日本語の感情形容詞の使用特徴——ドラ
  • 未来創造学部卒業研究要領
  • 光之明(国际)低碳产品交易中心介绍
  • 中国の茶文化と日本茶道との比較—精神
  • 목차
  • Final Project Grad
  • 東京学芸大学>センターなど教員許 夏
  • 東京学芸大学 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修
  • 白澤論
  • ポスト社会主義モンゴルにおけるカザフ
  • 言語と色彩現象—史的テクストをもとに
  • 渡来人伝説の研究
  • 中日企业文化差异的比较
  • Modellierung des B
  • 日本大学奖学金申请
  • 大学日语教师尉老师
  • 석사&#
  • Chemical Shift of
  • 中韩生日习俗文化比较
  • Measure of Attachm
  • 酒店韩国客人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 要旨部分の訂正版をお送りします
  • Writing and textua
  • 日本企業文化が中国企業にもたらす啓示
  • 日本情报信息专业考试题
  • 雅丽姿毛绒时装有限公司网站文案(中文
  • 語用論の関連性理論「carston」
  • 組織行動と情報セキュリティ.レポート
  • Bedarf
  • 中日企业文化差异的比较
  • 从语形的角度对比中日“手”语义派生的
  • 中国明朝汉籍东传日本及其对日本文化的
  • 《中日茶道文化比较》
  • 从中日两国电视剧看中日文化之差异
  • FOM Hochschule für
  • Die Rolle der Bank
  • A Penny for Your T
  • 也谈ガ行鼻浊音的语音教学问题
  • On the Difference
  • 衣装は苗族の伝統文化の主な表現形式
  • 日语语言文学硕士论文:日本の义务教育
  • 日本的茶文化
  • Samsung Electronic
  • Synthesis and char
  • The traveling mark
  • The Japanese Democ
  • 四季の歌
  • CapitoloI La situa
  • The Effects of Aff
  • WEB服务安全保障分析
  • 音译汉语和英语的相互渗透引用
  • 中日两国服装贸易日语论文写作要求
  • 日语论文修改意见
  • 英语作文题目
  • 申请留学社会经验心得体会
  • BE951 Coursework O
  • Overview township
  • 日本の長寿社会考察
  • 日语老师教师电话联系方式
  • 「依頼」に対する中上級者の「断り」に
  • 日本語序論
  • component formatti
  • 日文文献资料的查阅方法
  • 日文文献资料的查阅方法
  • 日语文献检索日文文献搜索网站
  • 日本留学硕士及研究生的区别硕士申请条
  • Adult attachment s
  • レベルが向上する中国の日本学研究修士
  • 日本留学硕士(修士)与研究生的区别
  • Nontraditional Man
  • Engine Lathes
  • Automatic Screw M
  • Chain Drives
  • V-belt
  • Bestimmung der rut
  • 中山LED生产厂家企业黄页大全
  • 活用神话的文化背景来看韩国语教育方案
  • MLA論文格式
  • 旅游中介
  • MLA论文格式代写MLA论文
  • 小論文參考資料寫作格式範例(採APA
  • clothing model; fi
  • 共同利用者支援システムへのユーザー登
  • 太陽風を利用した次世代宇宙推進システ
  • RAO-SS:疎行列ソルバにおける実
  • 井伏鱒二の作品における小動物について
  • 從“老祖宗的典籍”到“現代科學的証
  • “A great Pecking D
  • 净月法师简历
  • 科技论文中日对照
  • 翻译的科技论文节选
  •  IPY-4へ向ける準備の進み具合
  • 論文誌のJ-STAGE投稿ʍ
  • Journal of Compute
  • 学会誌 (Journal of Co
  • 学会誌JCCJ特集号への投稿締切日の
  • 「化学レポート:現状と将来」
  • 韩语翻译个人简历
  • 九三会所
  • 事態情報附加連体節の中国語表現につい
  • International Bacc
  • HL introduction do
  • コーパスを利用した日本語の複合動詞の
  • 日语分词技术在日语教材开发中的应用构
  • 北極圏環境研究センター活動報告
  • 语用学在翻译中的运用
  • 日汉交替传译小议——从两篇口译试题谈
  • 総合科学専攻における卒業論文(ミニ卒
  • Heroes in August W
  • 玛雅文明-西班牙语论文
  • 西班牙语论文-西班牙旅游美食建筑
  • 八戸工業大学工学部環境建設工学科卒業
  • 親の連れ子として離島の旧家にやって来
  • 「米ソ協定」下の引揚げにおいて
  • タイトル:少子化対策の国際比較
  • メインタイトル:ここに入力。欧数字は
  • 東洋大学工学部環境建設学科卒業論文要
  • IPCar:自動車プローブ情報システ
  • Abrupt Climate Cha
  • Recognition of Eco
  • Complexities of Ch
  • Statistical Analys
  • Dangerous Level o
  • 中日对照新闻稿
  • 俄汉语外来词使用的主要领域对比分析
  • 两种形式的主谓一致
  • 韩语论文大纲修改
  • 중국&#
  • 俄语外来词的同化问题
  • 北海道方言中自发助动词らさる的用法与
  • 论高职英语教育基础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
  • 论高职幼师双语口语技能的培养
  • 论高职幼师英语口语技能的培养
  •     自分・この眼&
  • 成蹊大学大学院 経済経営研究科
  • アクア・マイクロ
  • 公共経営研究科修士論文(政策提言論文
  • 基于学习风格的英语学习多媒体课件包
  • 后殖民时期印度英语诗歌管窥
  • 汉语互动致使句的句法生成
  • 笔译价格
  • 携帯TV電話の活用
  • 英語学習におけるノートテイキング方略
  • 強化学習と決定木によるエージェント
  • エージェントの行動様式の学習法
  • 学習エージェントとは
  • 強化学習と決定木学習による汎用エージ
  • 講演概要の書き方
  • 对学生英语上下义语言知识与写作技能的
  •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建构主义理论指导
  • 国内影片片名翻译研究综观及现状
  • 平成13年度経済情報学科特殊研究
  • Comparison of curr
  • 英文论文任务书
  • This project is to
  • the comparison of
  • デジタルペンとRFIDタグを活用した
  • 無資格者無免許・対策関
  • 創刊の辞―医療社会学の通常科学化をめ
  • gastric cancer:ade
  • 揭示政治语篇蕴涵的意识形态
  • 试论专业英语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可行性
  • 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交际化
  • 翻译认知论
  • 读高桥多佳子的《相似形》
  • 以英若诚对“Death of A S
  • 论沈宝基的翻译理论与实践
  • 论语域与文学作品中人物会话的翻译
  • 浅析翻译活动中的文化失衡
  • 谈《傲慢与偏见》的语言艺术
  • 论语言结构差异对翻译实效性的影响
  • 英语传递小句的认知诠释
  • 英语阅读输入的四大误区
  • 在语言选择中构建社会身份
  • 私たちが見た、障害者雇用の今。
  • 震災復興の経済分析
  • 研究面からみた大学の生産性
  • 喫煙行動の経済分析
  • 起業の経済分析
  • 高圧力の科学と技術の最近の進歩
  • 「観光立国」の実現に向けて
  • 資源としてのマグロと日本の動向
  • 揚湯試験結果の概要温泉水の水質の概要
  • 計量史研究執筆要綱 
  • 日中友好中国大学生日本語科卒業論文
  • 제 7 장
  • 전자&
  • 現代國民論、現代皇室論
  • 記紀批判—官人述作論、天皇宗家論
  • 津田的中國觀與亞洲觀
  • 津田思想的形成
  • 反思台灣與中國的津田左右吉研究
  • 遠隔講義 e-learning
  • 和文タイトルは17ポイント,センタリ
  • Design And Impleme
  • Near-surface mount
  • 중국 &
  • 韩国泡菜文化和中国的咸菜文化
  • 무한&#
  • 수시 2
  • 韩流流向世界
  • 무설&#
  • 要想学好韩语首先得学好汉语
  • 사망&#
  • Expression and Bio
  • Increased Nuclear
  • 论女性主义翻译观
  • 健康食品の有効性
  • 日语的敬语表现与日本人的敬语意识
  • 日语拒否的特点及表达
  • Solve World’s Prob
  • 韩汉反身代词“??”和“自己”的对比
  • 韩汉量词句法语义功能对比
  • 浅析日语中的省略现象
  • 浅谈日语中片假名的应用
  • 土木学会論文集の完全版下印刷用和文原
  • 英语语调重音研究综述
  • 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与翻译
  • 平等化政策の現状と課題
  • 日本陸軍航空史航空特攻
  • 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 家庭内暴力の現象について
  • 敬语使用中的禁忌
  • Treatment of high
  • On product quality
  • Functional safety
  • TIDEBROOK MARITIME
  • 日文键盘的输入方法
  • 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中的提问策略
  • 对高校学生英语口语流利性和正确性的思
  • 二语习得中的文化错误分析及对策探讨
  • 高职英语专业阅读课堂教学氛围的优化对
  • 趣谈英语中的比喻
  • 浅析提高日语国际能力考试听力成绩的对
  • 外语语音偏误认知心理分析
  • 读格林童话《小精灵》有感
  • “新世纪”版高中英语新课教学导入方法
  • 初探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模式与教学的实证
  • 中加大学生拒绝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
  • 目的论与翻译失误研究—珠海市旅游景点
  • 对学生英语上下义语言知识与写作技能的
  • 英语水平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语言学习策
  •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 中学教师自主学习角色的一项实证研究
  • 叶维廉后期比较文学思想和中诗英译的传
  • 钟玲中诗英译的传递研究和传递实践述评
  • 建构主义和高校德育
  • 论习语的词法地位
  • 广告英语中的修辞欣赏
  • 从奢侈品消费看王尔德及其唯美主义
  • 论隐喻的逆向性
  • 企盼和谐的两性关系——以劳伦斯小说《
  •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大学英语教学
  • 试论《三四郎》的三维世界
  • 李渔的小说批评与曲亭马琴的读本作品
  • 浅谈中国英语的表现特征及存在意义
  • 湖南常德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师资发展状况
  • 海明威的《向瑞士致敬》和菲茨杰拉德
  • 围绕课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 指称晦暗性现象透析
  • 西部地区中学生英语阅读习惯调查
  • 论隐喻的逆向性
  • 认知体验与翻译
  • 试析英诗汉译中的创造性
  • 言语交际中模糊语浅议
  • 认知体验与翻译
  • 关于翻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及翻译对策
  • 从互文性视角解读《红楼梦》两译本宗教
  • 从目的论看中英动物文化词喻体意象的翻
  • 高校英语语法教学的几点思考
  • 高校体艺类学生外语学习兴趣与动机的研
  •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指导性
  • 从接受美学看文学翻译的纯语言观
  • 《红楼梦》两种英译本中服饰内容的翻译
  • 法语对英语的影响
  • 影响中美抱怨实施策略的情景因素分析
  • 代写需求表
  • 跨文化交际中称赞语的特点及语言表达模
  • 实现文化教育主导外语教育之研究
  • 试论读者变量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 从文化的角度看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
  • 合作原则在外贸函电翻译中的运用
  • Default 词义探悉
  • 从图示理论看英汉翻译中的误译
  • 许国璋等外语界老前辈所接受的双语教学
  • “provide” 和 “suppl
  • 由英汉句法对比看长句翻译中的词序处理
  • 1000名富翁的13条致富秘诀中英对
  • 英语中18大激励人心的谚语中英对照
  • 反省女性自身 寻求两性和谐---评
  • 浅析翻译中的“信”
  • 集体迫害范式解读《阿里》
  • 横看成岭侧成峰-从美学批评角度解读《
  • 福柯的话语权及规范化理论解读《最蓝的
  • 播客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如何在山区中等专业学校英语课堂实施分
  • 奈达与格特翻译理论比较研究
  • 语篇内外的衔接与连贯
  • Economic globaliza
  • 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翻译中不同思维模式
  • 英语新闻语篇汉译过程中衔接手段的转换
  • 对易卜生戏剧创作转向的阐释
  • 动词GO语义延伸的认知研究
  • 反思型教师—我国外语教师发展的有效途
  • 输入与输出在词汇学习中的动态统一关系
  • 教育实践指导双方身份认同批判性分析
  • 中英商务文本翻译异化和归化的抉择理据
  • 从艺术结构看《呼啸山庄》
  • 从儒家术语“仁”的翻译论意义的播撒
  • 论隐喻与明喻的异同及其在教学中的启示
  • 话语标记语的语用信息在英汉学习型词典
  • 论森欧外的历史小说
  • 翻译认知论 ——翻译行为本质管窥
  • 中美语文教材设计思路的比较
  • 美国写作训练的特点及思考
  • UP语义伸延的认知视角
  • 成功的关键-The Key to S
  • 杨利伟-Yang Liwei
  • 武汉一个美丽的城市
  • 对儿童来说互联网是危险的?
  • 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与法语教学
  • 试论专业英语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可行性-
  • 论沈宝基的翻译理论与实践
  • 翻译认知论——翻译行为本质管窥
  • 母爱的虚像 ——读高桥多佳子的《相似
  • 浅析英语广告语言的特点
  • 中国の株価動向分析
  • 日语拒否的特点及表达
  • 日语的敬语表现与日本人的敬语意识
  • 浅析日语中的省略现象
  • 浅谈日语中片假名的应用
  • 浅谈日语敬语的运用法
  • 浅谈日语会话能力的提高
  • ^论日语中的年轻人用语
  • 敬语使用中的禁忌
  • 关于日语中的简略化表达
  • 关于日语的委婉表达
  • The Wonderful Stru
  • Of Love(论爱情)
  • SONY Computer/Notb
  • 从加拿大汉语教学现状看海外汉语教学
  • MLA格式简要规范
  • 浅析翻译类学生理解下的招聘广告
  • 日本大学排名
  • 虎头虎脑
  • 杰克逊涉嫌猥亵男童案首次庭审
  • Throughout his car
  • June 19,1997: Vict
  • 今天你睡了“美容觉”吗?
  • [双语]荷兰橙色统治看台 荷兰球员统
  • Father's Day(异趣父亲节
  • 百佳电影台词排行前25名
  • June 9,1983: Thatc
  • June 8, 1968: Robe
  • 60 players mark bi
  • June 6, 1984: Indi
  • 日本の専門家が漁業資源を警告するのは
  • オーストリア巴馬は模範的な公民に日本
  • 日本のメディアは朝鮮があるいは核実験
  • 世界のバレーボールの日本の32年の始
  • 日本の国債は滑り降りて、取引員と短い
  • 广州紧急“清剿”果子狸
  • 美国“勇气”号登陆火星
  • 第30届冰灯节哈尔滨开幕
  • 美国士兵成为时代周刊2003年度人物
  • BIRD flu fears hav
  • 中国チベット文化週間はマドリードで開
  • 中国チベット文化週間はマドリードで開
  • 中国の重陽の文化の発祥地──河南省西
  • シティバンク:日本の国債は中国の中央
  • イギリスは間もなく中国にブタ肉を輸出
  • 古いものと新しい中国センター姚明の失
  • 中国の陝西は旅行して推薦ӥ
  • 中国の電子は再度元手を割って中国の有